2019年是乃东区实施《中共乃东区委员会 乃东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行动计划》(乃委〔2017〕1号文件)的攻坚之年,乃东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山南教育、乃东引领”这一教育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依法治校、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区教育事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现将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全面落实教育科学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下达的目标任务,采取强基础、提质量、抓成效的工作举措,着重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推动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适龄儿童入学情况
1、学前教育:全面实施学前三年双语教育行动计划,学前双语三年教育(含市直幼儿园),适龄儿童人数2801人,实际在园幼儿299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7%。
2、小学教育:小学阶段适龄儿童人数2013人,实际在校人数20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毕业生升学率达100%。
3、初中教育:初中阶段适龄儿童人数1015人,实际在校人数1054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3.8%、初中净入学率达100%。
4、特殊教育:积极开展了三类残疾儿童摸底统计,区域内三类残疾儿童(含市直单位子女)75人,在校生65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6.6%。
(二)队伍建设情况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随着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健全,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科结构进一步合理调整。全年选派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人数110人,占专任教师的27 %,组织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培训达846人次;区域内教师交流人数33人,占专任教师和校长总数的8.08%,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266人,占专任教师96%,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 116人,占专任教师 95 %。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乃东区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施细化方案》(乃脱贫指【2018】14号),要求,我局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落实教育脱贫工作任务。
(一)全面落实“五个100%”目标任务。全面落实教育“五个100%”工作全面普及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双语教育,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加大力度落实乡镇小学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授数学课。实现中小学双语教育普及率100%,小学数学课程开课率100%,中学数理化生课程计划完成率100%,中学理化生实验课程开出率100%目标。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牢固树立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意识,创新管理机制、规范常规教学,扎实开展校本研训、技能大赛、课外活动等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活动,有效促进了教育质量提升 。
(二)稳步推进乃东区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山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乃东区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调动全区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振全区教师聚心竭力抓质量的精神,着力实现“服务乃东 领先山南 辐射全区 赶超西部”的乃东教育总体定位目标,乃东区于2017年11月召开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全面分析了教育教学质量,奖惩激励一部分优秀代表,提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发展要求。同样2018年9月10日上午,也召开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暨教师节表彰大会。会上全面分析了2017-2018学年教学质量,通过各类成绩汇总,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区中小学2017-2018年度教育教学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短板进行了深刻剖析,找出了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进行了《中共乃东区委员会 乃东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8年教育教学质量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决定》和《关于武汉援藏奖学金表彰先进学校、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优秀校长以及优秀教师的决定》表彰。对昌珠镇小学附设双语幼儿园等7个先进集体,次仁等183名优秀教师、旦增晋美等 15名优秀学生进行了颁奖。此次表彰大会共发放表彰资金111万元,其中武汉奖学金投入40.5万元、本级财政投入70.5万元,通过2017、2018年两年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稳步推进乃东区实验小学建设项目和乃东中学标准化建设项目。目前,按照“打造一所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继续实施乃东区实验小学新建项目,项目已进入拆迁阶段。此外,乃东区中学改扩建一期项目全面进入施工阶段,乃东区昌珠镇小学、亚堆乡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正在设计阶段。此外,乃东区村级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建颇章乡阿坝村双语幼儿园和索珠乡丁拉村双语幼儿园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四)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一是认真完成“结对帮扶、进村入户”工作。开展贫困生家庭慰问活动,帮扶总人数达368人,帮扶对象达81户,帮扶总额达20.1万余元。二是按时落实兑现“三包”和“营养改善计划”经费,截止9月底月初,兑现中小学学生、学前幼儿“三包”经费1191万余元,兑现“营养改善”经费245万余元。三是认真完成大学生资助工作。2018年兑现2017-2018学年建档立卡大学生235人(其中全额资助3人),补差资金605610元;2014-2017年大学生903人(其中计划外49人),兑现资金6450200元;2018年新入学大学生466人(其中计划外6人),兑现资金3262200元。
(五)妥善安排异地搬迁群众随迁子女就学。严格按照“就近就便、免试入学”的要求,组织专人统计收集异地搬迁群众随迁子女数量及情况摸底工作,及时安排学生就近就学。
三、2019年主要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教育脱贫工作经验,不断加强扶贫工作力度,为教育脱贫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具体实施以下工作:继续实施《中共山南地委、山南地区行署关于“十三五”时期“十大民心工程”的实施意见〉》(山委〔2016〕1号)、《山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学生资助管理办法(暂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山政办发〔2016〕79号)和《乃东县农牧民子女、城镇低保生和单职工困难家庭子女大学阶段资助办法》的通知(乃政发〔2013〕6号)精神及关于印发《山南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实施免费教育补助政策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山教字﹝2017﹞108号)文件精神资助政策,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
(一)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推动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推动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建立各类教育财政拨款的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国家“三包”和“营养改善”经费,加强教育经费规范管理,实施“三包”公开公示、内部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二是调整教育布局,加快推进学校建设。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努力实现区域内小学学校布局合理。优化义务教育招生服务片区,推进适度规模和标准班额办学,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片区、就近入学。加快实施乃东区实验小学新建项目。
(二)实施关爱计划,加大特殊困难群体的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着力实施幸福校园、平安校园、结对帮扶、全程资助等关爱工程。严格落实“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从学前到中小学的有效衔接制度。
(三)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课程的同时做好我区地方课程教育工作,严格执行中小学教辅材料“一科一辅”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不分重点班的政策;严禁学校、教师违规补课;进一步加强并规范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二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贯彻教育始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文化育人;加强中小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自身教育特色;继续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三是加强体卫艺和国防教育。继续推进“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视并加快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和艺术教育,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传染病、近视眼等防控工作,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师生宗教领域监督管理,自觉抵制宗教消极思想渗透,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坚决反对宗教势力向学校的渗透。
教育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研究,做好政策导向,把惠民之风吹进每一个群众心中,让每一个贫困家庭走向幸福之路。
乃东区教育局
2019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