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乃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法治为民,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建设,认真履行依法行政工作职能,服从和服务于全区文旅事业发展的大局,将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到文旅工作的各个环节。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开展法制宣传,增强法治意识。我局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与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机关工作人员法制学习培训制度。年初,制定了学法普法计划,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宪法》为中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树立宪法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重视抓好宪法、业务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宣传。先后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文件;利用综治宣传月、文化遗产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文化法律法规、禁毒知识,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全面监管行政执法等行为的要求,以及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部署,安排专人负责“西藏自治区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并依法及时动态调整。
(三)文化市场规范有序。1.进一步维护好辖区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的蓬勃兴起。组织召开2024年文化市场业主大会,通报了2023年文化市场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深入做好文化市场统计年报工作。按照《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做好2023年文化市场统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召开文化市场网上统计直报系统数据填报培训会,共计50人参加了培训,现场完成填报率达100%;3.持续做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截止目前,受理文化市场各类行政许可31件,办结31件,其中:新设立场所9家、变更5家、延续3家、演出备案4家、注销11家;4.积极做好市场监督检查。组织配合各职能部门对辖区内文化娱乐场所点歌系统是否违规使用,歌曲画面是否健康,网吧是否接纳未成年人,网站登陆情况及经营场所安全生产落实情况等内容开展了监督检查,截止目前,累计检查场所137家、出动人员700余人次。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与原因
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作机构不健全,缺乏法制工作专职专业人员;机构合并后,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措施落实有待改进,对文化经营场所的监督管理有待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还不够深;执法监督和行政指导工作还不到位,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相关工作要求,成立了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科室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文旅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建设纳入文旅局年度工作计划。我局党组每月定期不定期召开“三重一大”会议,重大事项经过局党组会议决定,严格按照《重大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要求抓落实,做到了重大决策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切实履行好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一是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我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定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问题亲自督办,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分工职能,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截至目前在文旅市场领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二是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情况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素养,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自信,打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队伍。三是积极做好普法宣传,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年度普法规划并开展相关工作,在组织普法工作中,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统筹利用每年宣传月、周结合各种条例法规,加大文旅市场领域普法资源,推动法治宣传“到边到角”。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宪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学篇目,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理论学习日程。二是定期举办法律法规培训、讲座。同时引入交流座谈、观看案例等方式,实时解读新政策、新规定,突出学法的时效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能力。
(二)进一步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全力落实“谁执法 谁普法”责任制,高质量完成普法责任清单,坚持场所属地抓落实,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注重点、 线、 面结合,切实提高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文化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认知率、参与度。
五、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