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文化活力 助推乡村振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乃东区文化振兴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
强化教育引导,提升文化振兴“凝聚力”。理论宣讲有广度。调整充实骨干宣讲员队伍,期间开展各类专题宣讲57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5692余人次。2名骨干宣讲员荣获自治区级优秀宣讲员。宣传报道有深度。截至目前,共发布各类稿件542条,对索珠乡生态文明建设,多颇章易地扶贫搬迁等特色亮点进行了深入宣传报道。特色教育有温度。积极推广乃东中学思政课先进做法,期间开展红色教育宣讲17场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67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万余人次。
深化文明实践,打造文化振兴“新阵地”。整合资源建平台。深入推进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示范建设工程,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平台,基层群众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点单”。志愿服务促实践。举办每月“甜茶馆里话党恩”“学雷锋我行动”等专题活动10余场次,开展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文明劝导、“法律进万家”等志愿服务30余场次。选树典型树新风。积极筹备“乃东匠人”评选工作,切实形成崇德向善、健康向上的新风尚。启动乃东区文化银行推广工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文旅融合,唱响文化振兴“好声音”。文化惠民有新提升。投入16余万元,持续改善基层文娱设施。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17场次,放映公益电影360场,受益群众5万人次。文艺演出有大反响。创作《小康藏歌》等3部文艺精品,深入开展“艺术乃东、锦绣乡村”和“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期间送文艺19场次,覆盖群众12081人次。旅游产业有大提升。着力推动昌珠寺和雍布拉康景区提档升级,大力推行“过藏历年、品文化餐、感民族风、住民宿馆”乡村旅游新模式。第一季度接待国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1.21万元。